稻草撕碎机操作过程中观察运行状态的要点如下:
一、开机前检查
1. 设备完整性:确认刀具、轴承、传动带等部件无松动或磨损,重点检查刀片锋利度及固定螺栓是否紧固,避免运行时因刀具失衡引发剧烈振动。
2. 润滑系统:检查齿轮箱油位及润滑点油脂是否充足,润滑不足会导致轴承过热或齿轮异常磨损。
3 防护装置:确保安全罩、急停按钮等防护设施功能正常,避免异物飞溅或紧急情况无法停机。
二、运行中监控
1. 听觉监测:设备正常运行时呈均匀低沉声响。若出现金属摩擦声、间歇性撞击声或尖锐异响,可能提示刀具碰撞、轴承损坏或物料中混入金属杂质。
2. 振动幅度:用手轻触机身侧面,轻微震动属正常范围。若机身晃动明显或伴随周期性抖动,需排查刀具动平衡失调、轴承磨损或地基固定不稳。
3. 出料状态:观察撕碎后稻草长度是否均匀(通常2-5cm)。出料过粗或含未粉碎长条,表明刀具间隙过大、转速不足或喂料过快;出料粉尘过多则可能刀具过度磨损。
4. 电机负载:持续关注电流表读数,正常负载应稳定在额定值的80%-95%。电流骤升可能因喂料过量、刀具卡滞或皮带打滑;电流过低则可能断料或传动失效。
5. 温升检测:轴承温度应低于70℃(手触可短暂停留),电机外壳温度不超过60℃。红外测温仪每小时检测轴承座、电机壳体温度,异常升温需立即停机检查润滑或散热系统。
三、异常处理流程
1. 发现异响、振动加剧或温度超标时,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切断电源后排查故障源。
2. 堵料处理需完全停机后使用工具清理,严禁运转中捅料。
3. 记录异常现象及处理措施,定期分析故障规律以优化维护周期。
四、预防性维护
1. 每班次结束后清理缠绕在转轴上的残留纤维,防止积累引发过热。
2. 每周检查刀具磨损量,单边磨损超3mm需及时修磨或更换。
3. 每月检测传动皮带张紧度,下垂度超过15mm应调整至8-10mm标准值。
通过多维度感官观察与仪表数据结合,可有效预判设备状态,将故障率降低40%以上,同时提升20%-30%的作业效率。操作人员需建立标准化点检表,结合设备历史运行数据动态调整监控重点。